“是啊,明年不知能不能跟老母团聚。”
“……”
明窈盯着大门口发呆,她在想司大人什么时候回来。
她现在每见他一面,就可能少一面。甚至是最后一面。
司大人从未说过司府会一直收留她。
发烧快要好了,她好像也没理由留下来了。
姜婆婆碰巧看到这一幕,好奇问明窈在找谁。
明窈回过神来,道:“司大人。”
姜婆婆道:“大人在重臣家里做客,不与我们一同用膳。”
明窈哦了一声。
姜婆婆又小声补充一句:“但他明日一定会跟府里一起过年。”
明窈又哦了一声。
晚膳渐散。
红灯笼影影绰绰,月光幽幽,大街上的热闹平息,安雀道恢复寂静。
蒲叔公提着红灯笼走过来:“司大人回来了,各位快些收拾吧。”
大家闻言收了声,快速将桌子残羹收拾妥当。
姜婆婆把明窈送回屋子,用卷尺量了她的身量尺寸。
库房里有几件别家送的布匹,不华贵,但胜在舒适,姜婆婆打算给明窈裁几套新袄衣穿。
姜婆婆把她看作大家族的小姐,心里怕那些布料委屈了她。
明窈认认真真地道谢。
等姜婆婆走了,明窈便躺在榻上,拉上棉被。
屋子漆黑,周围渐渐安静,冬日凛冽的风经久不散。
但她眸中多了几分鲜活童真的神采。
明窈回忆着今晚仆从们的聊天。
司大人叫司羡元,是京城里很厉害的官,初见时,她就感受到了此人身上很生人勿近的冷漠气质。他身体有些特殊,却是天子身边最权势滔天的近臣,一句话就能决定别人生死及影响帝王决策,想攀关系的官员都能排队到城门口。
以及,司府有三条众所周知的“铁律”。
一,别弄坏蒲叔公公的菜园子。
二,不能进入螣院。
三,勿要以任何方式去探究司大人。
明窈想了一遍,确认自己都记住了,这才闭上眼眸,陷入香甜的梦里。
今日是岁除。
司大人会在府里,仆从们都起得很早。
只有明窈贪睡了半个多时辰。一睁眼,她就看到几套料子清丽、成色崭新的袄衣放在橱柜上。
无疑是姜阿婆今日早晨送来的。
衣裳虽不华丽,但精巧可爱,裙角细纹如水波一般。明窈穿上在铜镜前照了照。
镜子里的小女娘纤弱娇珑,面色比往常红润了些,五官也稍稍舒展开来。
柳绿绦搭配绛红绸,很衬她。
明窈喝了汤药,走出屋子去寻早膳吃。
一出门她就感觉气氛与往常不同,好像只有她起晚了。
明窈走到庭院门口,看到一道赭色衣袍立于乔木灌旁边,不少仆从搬着东西忙碌。
她一时间没有认出来这人是谁。
司羡元察觉到来人,抬眼看过来。
明窈脚步一顿,福身道:“司大人。”
她欲走,未曾想司羡元瑞凤眼眼尾微微扬着,目光径直落在她身上,瞳色很淡,片刻后点了点头。
“明姑娘,早。”
明窈踌躇一瞬,不太确定地乖巧说道:“司大人,早。”
司羡元目光从她身上扫过。
换新裙子了,更像小花骨朵儿了。
他未开口,明窈也不知该说什么,蒲叔公走了过来打破安静:
“大人,宗祠已收拾妥当。”
司羡元点了点头,朝着庭院对侧的路走去。
明窈见他们离开,遂抬脚往小膳堂走,蒲叔公误会了什么,道:“明姑娘,岁除祭宗祠只需司府……”
他话音一顿,这样说似乎有些直白,犹豫的关头,司羡元催促蒲叔公一声,无喜无波地收了视线:“外人一律勿进祠堂。”
意思是明窈不能进。
她乖乖道好。
等他们走后,明窈去膳堂用了些莲子八宝羹,转头就把方才的插曲忘记了。
她跟着仆从们一起在门扉上贴对联。个子不够高,她够不着,姜婆婆就塞给她一个糊糊罐子,用来黏桃符。
桃符上的字迹是蒲叔公请京城名师大儒亲自题的福字。
很多屋子要贴,明窈走了一会就觉得累了,气喘吁吁。
姜婆婆拿走她手里的糊糊罐子,勒令她休息。明窈不应声,姜婆婆便让她跟着出门上街,去置办年货。
司府每年的年货都用马车来装,她可以坐在车厢里,不用走路,还能出门转转。
当然姜婆子并不知晓今年的年货是司大人亲口嘱咐的,若她知晓,定然不会让明窈去。
明窈一听便心动了,她一直在司府一隅养病,已经很久没有出门看看了,于是点了头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