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久别重逢(1 / 2)

席宁自然也察觉到了程隽的变化。虽然身处异国他乡,但她能从他在组会上的积极表现中嗅到一些微妙的信号。既然不在同一座城市,两人之间也没有任何直接的工作关系,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借口——一个程隽绝对不会拒绝,既符合学术规范又能重新建立联系的完美理由。

在某次组会即将结束时,负责人照例询问:&ot;大家还有其他要汇报的吗?&ot;

席宁适时地打开了摄像头和麦克风,神情专业而诚恳:&ot;不好意思打扰各位老师的时间。我最近有个学术合作的想法,想加入我目前所在大学的一个研究组。这个组的研究方向和我的课题高度契合,我很希望能够和他们交流,了解这个领域的最新动态。&ot;

她停顿了一下,语气中带着恰到好处的困惑:&ot;我已经给研究组的负责人l教授发了邮件,但一直没有收到回复。想请问各位老师是否认识这位教授?如果方便的话,能否帮忙引荐一下?&ot;

程隽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时,l教授——他博士后期间的合作伙伴,一个在学术界颇有声望的教授,他们曾经一起发表过几篇重要论文。这个巧合让程隽在惊讶之余,也感到了一种命运般的安排。

他几乎没有犹豫就打开了麦克风:&ot;我和l教授认识,博士后期间我们有过深度合作。你把自我介绍的邮件发给我,我帮你完善一下措辞,然后以我的名义转发给他,同时抄送给你。&ot;

席宁的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惊喜和感激:&ot;太好了!谢谢程老师了,那就麻烦您了。我等您的好消息。&ot;

会议结束后,程隽坐在电脑前,目光紧紧盯着邮箱界面。他刷新了无数次,直到邮箱图标上终于出现了&ot;+1&ot;的红色标志。

他迫不及待地点开邮件,仔细阅读起席宁的自我介绍。不得不承认,时隔近一年,席宁的成长令人刮目相看。这封邮件简洁而专业,清晰地阐述了自己的学术背景、研究方向和联系原因,措辞得体,逻辑清晰,没有任何多余的废话。

程隽在心里暗自点头,几乎没有做任何修改就将邮件转发给了l教授,并在开头加了一段推荐词:&ot;l,这是我们学院一位很有潜力的博士生,她的研究方向和你们组的项目很匹配。希望你能考虑给她一个交流的机会。&ot;

发送邮件的那一刻,程隽意识到时隔6个月,他们之间重新建立了联系。虽然表面上这只是一次正常的学术引荐,但他心里清楚,这个看似偶然的请求,也许并不像表面那么简单。

程隽在某次组会上宣布,前一年投的顶会中了,举办地正好在席宁所在的城市和大学。研究组负责人立刻兴奋地说:&ot;太巧了!席宁,等程老师过去了,你可得好好招呼他呀!特别要感谢他之前帮你引荐给l教授的事。&ot;

席宁的声音透过网络传来,听起来礼貌而疏远,完全不是程隽记忆中那个娇媚撩人的声音:&ot;当然。程老师,等您的行程确定下来,请务必告诉我,我会提前安排好接待事宜。&ot;

&ot;好。&ot;程隽简短地回应,但内心却波涛汹涌。

他终于要见到她了。这个念头让他既兴奋又忐忑。兴奋是因为自从那个燥热的夜晚之后,她就像一根刺扎在他心里,让他无法安宁。忐忑是因为她还会像那晚一样渴望他吗?还是说,时间和距离已经冲淡了她的兴趣?

程隽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那晚的画面——席宁贴在他耳边,声音带着醉意和诱惑:&ot;程老师好性感有人和你说过吗?&ot;那不像是随口的恭维,更像是觊觎已久、终于得偿所愿的兴奋呻吟。

但现在的席宁听起来如此冷静。如此公事公办。

会议结束后,程隽一直等着席宁私下联系他,就像她曾经那样主动、热烈、充满暗示。但什么都没有。她不再像组织聚餐时那样积极主动,语气轻快地问他各种细节。

等了三天,程隽终于忍不住主动出击。他将学院预订的行程单转发给席宁,但在最后礼貌地加了一句——一句他其实并不希望听到肯定回答的话:&ot;如果你到时候比较忙,不用特意抽时间见面。&ot;

席宁的回复来得很快,但冷得像冰:&ot;谢谢您的告知。我会安排时间去火车站接您。&ot;

程隽盯着这条消息,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。这还是那个曾经跨坐在他腿上、用舌尖描绘他耳廓的女孩吗?是什么让一个活泼诱人的小猫咪变成了这么商务化的机器人?

是因为国外的生活让她不快乐吗?还是还是因为那晚他最终没有完全屈服于她的诱惑,她感到被拒绝了?她是在用这种冷淡来惩罚他吗?

程隽发现自己竟然开始怀念她的主动和热烈。那种被席宁渴望、追求的感觉,比他想象中更加令人上瘾。

席宁收到程隽的行程邮件时,嘴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微笑。她等的就是程隽主动露出破绽。七天的行程,排除到达和离开的两天,剩下的时间一部分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