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对僧侣道士挨个进行审查,没有度牒的一律抓走,有度牒身份不清楚的抓走,有黑底子的更不用提。
&esp;&esp;至于私下购买土地田产、放高利贷等等行为,只要被查到就必抓。
&esp;&esp;尤其是和尚庙,更是重点关注对象。
&esp;&esp;原因很简单,道教讲究清静无为,对传教什么的从来就没有什么兴趣。
&esp;&esp;对信徒的态度也是,你爱信不信。
&esp;&esp;所以在规模上远不如佛教,藏污纳垢的事情相对较少。
&esp;&esp;佛教讲究入世渡人,偷摸修建了不少寺庙。
&esp;&esp;他们的教义还搞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包庇了不少违法犯罪之人。
&esp;&esp;以前朝廷不管,地方官吏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
&esp;&esp;现在锦衣卫出动,可没那么简单了。
&esp;&esp;全部查、抓。
&esp;&esp;也有地方官吏想要包庇他们,毕竟宗教肆意扩张,要说没有地方官的纵容是不可能的。
&esp;&esp;现在出事儿了,他们自然不敢不管。
&esp;&esp;然后他们就求锤得锤,全家都去了锦衣卫的诏狱。
&esp;&esp;而且,向来看锦衣卫不爽的文官系统,这次也没有出面保人。
&esp;&esp;这关乎道统之争,打击宗教是符合文官系统的利益诉求的。
&esp;&esp;谁参与进去被打了,那就是活该,没人会去保。
&esp;&esp;佛道两教也没有坐以待毙,各家一边自查将腐烂的部位割掉,一边派出话事人前往洛阳寻找办法。
&esp;&esp;然而有能力管这个事儿的,他们一个都见不到,能见到的都表示无能为力。
&esp;&esp;就在他们商量对策的时候,锦衣卫登门,下达了禁足令。
&esp;&esp;将所有人都集中在了一个庙观里看管,允许他们和外界互通消息,但不许踏出半步。
&esp;&esp;这一下两家彻底麻了。
&esp;&esp;就在朝廷打压宗教的时候,朱棡和朱棣兄弟俩也按照计划出兵。
&esp;&esp;-----------------
&esp;&esp;时间线往回拉,朝廷改变作战计划,自然要提前通知两个统帅。
&esp;&esp;本来说好的两路大军出击,是可以相互配合的。
&esp;&esp;现在一路不去了,必须通知另一路。
&esp;&esp;否则毫无准备的情况下,很容易被对面集中优势兵力给灭掉。
&esp;&esp;朱标亲自写信给两个弟弟,解释了事情的原委。
&esp;&esp;朱棣接到信之后大喜:“哈哈,我还怕抢了三哥的功劳他会生气,现在好了。”
&esp;&esp;姚广孝看过信之后,却面色严肃的道:“大王也该为自己考虑了。”
&esp;&esp;朱棣不解的道:“三哥经略西域,打北元的功绩就是我一个人的了,这还有什么考虑的?”
&esp;&esp;姚广孝很是无奈,这位燕王满脑子都是打仗,就没有别的。
&esp;&esp;没办法,作为谋士,他只能多操心。
&esp;&esp;但反过来说,他愿意跟着朱棣,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。
&esp;&esp;在这样的君王手下,自己才可以尽展所长。
&esp;&esp;“晋王希望将自己的封国放在碎叶川,他经略西域,既是为大明战,也是为自己的封国而战。”
&esp;&esp;“大王你可有考虑过自己?你准备将封国放在哪里?总不能放在草原上吧?”
&esp;&esp;朱棣毫不在意的道:“嗐,我还以为你说什么事情呢。封国的事情你不用担心,我爹还能亏待我不成。”
&esp;&esp;“到时候天下之大,还不是任我挑选。”
&esp;&esp;姚广孝是真有些头疼了,这位主是真‘单纯’啊。
&esp;&esp;“话虽如此,然不谋万世者不足以谋一时。”
&esp;&esp;“提前做准备,能节省很多时间。”
&esp;&esp;朱棣摸了摸下巴,狐疑的道:“不对不对,大和尚你不正常。”
&esp;&esp;姚广孝问道:“贫僧哪里不正常了?”
&esp;&esp;朱棣说道:“以前你从来不提此事,怎么最近总是将封地的事情挂在嘴边?”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