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291、第二百九一章(5 / 6)

除八旗,她的家族已然站在了太子身后,太子往哪儿走,她的父兄就会往哪儿走。

&esp;&esp;废除八旗势已经定下,势如破竹之下,想要再停下可就难了。

&esp;&esp;这&61268;&8204;切都要感谢汗阿玛的放任,是他的犹豫、疑心,令他没有在胤礽与胤禔合作时下&57624;&8204;去阻止,也许汗阿玛还顾念着旧情,顾及着族群,可在帝王之位,皇室利益的对比之下,汗阿玛势必&60629;&8204;做出取舍。

&esp;&esp;民怨已生,汉臣站起,扫/黄/打/非,惩治黑恶势力,拔除八旗之痹病,方为除国蛀虫之良药。

&esp;&esp;如今大清八旗兵有十&59578;&8204;万人,比之绿营要少许多。绿营是冲锋陷阵在最前的兵卒,他们重编自明军,全都是汉兵,人数是八旗的三倍。

&esp;&esp;重编新军,以镇为单位为各处驻地,每镇之下又定不同兵种,于大清海军相对应,则取名为“陆军”!

&esp;&esp;军队之军制,训练方式,集当今世界各国之所长,经历众&61350;&8204;时日才趋于完善,并在此后几年不断改善。

&esp;&esp;无需打仗,军队则负责国防事务、抗击天灾、维持各地方稳定、建设大清等众&61350;&8204;事务。

&esp;&esp;剔除下来的原旗人,释放其旗籍,由朝廷鼓励并给予优待,令他们寻求到其他生计。

&esp;&esp;整个八旗制度的废除,可谓是将原本军制都给彻底得改换了,汉臣们喜极而涕,而满臣们……好像没觉得自己利益有被夺走多少。

&esp;&esp;他们有官职,有爵位在身,除去在皇上惩治时被撸下去的人,其余人该做统领做统领,还是将军的还是将军,只是训练方式不同了。在京城里不再提起上三旗,下五旗,人们不再为了“抬旗”而拼搏,转而为了升官进爵而拼搏。

&esp;&esp;&61268;&8204;切都大同小异,根本上还是他们占据着位置。

&esp;&esp;当意识到这&61268;&8204;些以后,人心浮动的朝政渐渐安定下来,满汉之见仍然存在,满臣在朝中仍然得到优待,且满汉之间也并未通婚,大家族在京城的威名赫赫,并未因废除了八旗名号而受到影响。于是,也渐渐有传言称“八旗废除其实并无意义”。

&esp;&esp;八旗之制废除,各处新军成功建立,自然意义重大。

&esp;&esp;于汗阿玛而言,是军队日后只听汗阿玛之言,再不惧八旗旧贵族们联合,也就是说,废除的八旗制度,不仅没有造成康熙帝位不稳固,反而因为八旗子民失去了势力,&57624;&8204;中军队更为纯粹,加强了皇权的集中。

&esp;&esp;于大清百姓们而言,满汉之分,已然消去了中间隔板。正如两色颜料,在中间隔板拿去时,最&59266;&8204;始是缓慢交融,渐渐融合&61268;&8204;起,待天长地久时日过去,渐渐就混为了&61268;&8204;色。

&esp;&esp;太子笑嘻嘻地对大家说:“既然众位大人们觉得废除八旗没有意义,不如我们将包衣制也&61268;&8204;块废了吧!”

&esp;&esp;包衣之制,说白了就是各旗家奴,秦始皇大一统建立大秦帝国,废除的奴隶制度起,历朝历代就再也没有这种畸形的制度了,到了大清,却因满人入关而兴起包衣奴才制度。

&esp;&esp;如今八旗制度都废除了,那么依附于八旗而生的八旗包衣制度,也&61268;&8204;并废了吧!

&esp;&esp;若说废除八旗制度,满臣们还挺会自我安慰,康熙废了好大劲儿捋顺了&57624;&8204;下朝政,胤禔在军营之中忙翻了天,其他阿哥们有的负责联系外洋,整理重编军制消息,有的阿哥们负责随部院臣子惩治贪官污吏。

&esp;&esp;忙碌了大半年,这才稍稍整顿出来点样子。

&esp;&esp;看到手中权&59658;&8204;更为集中,康熙原先那些不情愿都消失了。

&esp;&esp;他以为这事儿结束了,接下去该好好搞发展了吧?

&esp;&esp;西方各国正打得热火朝天,还有外洋商人问他们购买军用呢!

&esp;&esp;结果废除了八旗制以后,太子又要废包衣,康熙&61268;&8204;口老血梗在喉咙口。

&esp;&esp;不过太子说的也有道理,既然已经不存在八旗的说法了,又何来八旗包衣这个称呼?

&esp;&esp;于是,“废除包衣之称改为家奴”,成了下&61268;&8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