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&esp;眼看着庄头眼中有狐疑之色,林知清给林泱泱使了个眼色。
&esp;&esp;林泱泱眨了眨眼睛,当即站了起来:
&esp;&esp;“汴梁那边虽然繁华,但在吃食上却实在无趣,我爹告诉我了,若是在外头瞧见好吃的,定然要带回去给他尝尝。”
&esp;&esp;“你这庄子看上去平平无奇,内里倒是有趣,我想同你家员外详谈一下,要是能合作的话,我以后可就不缺这鹅肉吃了。”
&esp;&esp;“堂兄!”林知清故作不悦地叫了林泱泱一声:
&esp;&esp;“这永清县山灵水秀,庄子内也颇有农趣,怎能说平平无奇?”
&esp;&esp;林泱泱的话是抬高二人身份的一种语言暗示。
&esp;&esp;林知清看似反驳,实则巩固了她们给人“家大业大”的人设和印象。
&esp;&esp;这种手段对身居高位的人不起作用,但对于那种看似精明实则知之甚少的人却有奇效。
&esp;&esp;庄头听到这话,眼珠子转了转,开口又问了几句,多半是同汴梁有关的问题。
&esp;&esp;这分明是试探。
&esp;&esp;因为先前在汴梁的经验,林泱泱说起那些吃喝玩乐的事,颇有心得,且口气不小。
&esp;&esp;庄头在心中权衡了一下,才松口说可以让管事带他们过去员外家中拜访了一下。
&esp;&esp;转瞬间,那管事便同二人打了照面,又带着他们往外走去。
&esp;&esp;出门的时候,那群乞儿又迎了上来,最开始带路的那个小乞儿却缩在角落里,有些怯懦却又满含希望地看着林泱泱。
&esp;&esp;林泱泱瞧见那小乞儿脸上多了些淤青,心中的火是“噌”的一下冒了起来,当即就想骂人。
&esp;&esp;林知清不动声色地拉住林泱泱,抓了一把铜板,给那些大孩子分了。
&esp;&esp;随后,又招了招手让小乞儿跟在他们身后。
&esp;&esp;这般做法倒是叫那管事流露出了一丝轻视,只觉得眼前的二人确实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、逞英雄的富家子弟。
&esp;&esp;一行人很快便去到了王员外府上,林知清一路上都在仔细观察,可却并没有看到柳树等线索。
&esp;&esp;同大腹便便的王员外谈了许久,林知清才发现这王员外似乎也不知郑阔其人。
&esp;&esp;她心中知道定是自己理解错了郑阔儿子的话,或者这中间出了一些问题。
&esp;&esp;林泱泱也察觉出了不对,做出了一副兴致缺缺的样子。
&esp;&esp;虽然那王员外不满,但到底顾忌着二人身份成谜,没有过多阻拦。
&esp;&esp;出了王家以后,林知清眉头微皱,细细回想了一遍郑阔儿子说过的话。
&esp;&esp;林泱泱的注意力则是在那个小乞儿身上。
&esp;&esp;在外头二人也不好讨论郑阔的事,林泱泱又是一个嘴闲不住的,问起了那小乞儿的身世以及这永清县的事儿。
&esp;&esp;小乞儿看上去小小瘦瘦、衣衫褴褛,但口齿清晰,三言两语便将自己的处境说了出来。
&esp;&esp;爹抓壮丁进了军营,娘饿死了,自小流浪,乞讨为生。
&esp;&esp;这些事情叠加在一起,就连一向心大的林泱泱都觉得有些难过了。
&esp;&esp;林知清听了一些,在心中叹息一声。
&esp;&esp;在大盛,这样的孩童绝对不止一个两个。
&esp;&esp;即便是在盛京和汴梁,也屡见不鲜。
&esp;&esp;回了落脚的客栈以后,林泱泱拿了几两碎银子,要给那小乞儿。
&esp;&esp;小乞儿眼中亮晶晶的,但又不知想起了什么有些害怕,一时间没有伸手。
&esp;&esp;想了许久,他才鼓起勇气抬头:“我只需要一个铜板就可以了。”
&esp;&esp;“一个铜板?”林泱泱明显有些发愣:“小呆子,你怎么这笨呐,这可是银子啊!”
&esp;&esp;小乞儿被说笨,脸一下子涨得通红,不好意思再开口了。
&esp;&esp;林知清拉住了林泱泱,在她耳边轻声开口:
&esp;&esp;“你拿这么多银子,多半会被那些大孩子抢走,他们见有利可图,这孩子只会被变本加厉地压榨,我们也不会安生。”
&esp;&esp;“他只要一个铜板,也是在替我们规避风险。”
&esp;&esp;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