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好版主>情欲小说>叶阳大人升职记> 叶阳大人升职记 第3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叶阳大人升职记 第3节(2 / 4)

部分稻米;新上任朝廷给拨“道里费”三十两;柴薪银、廪给银之类津贴加起来就算六十两吧,一年也不够修一座桥。

&esp;&esp;积蓄是有一些,但不能都花在修桥补路上,这个千疮百孔的县城,到处都要修缮,再说,也不该他掏自己的积蓄来修,没这个道理。

&esp;&esp;更何况县衙里只有县丞、主簿,以及无品阶的杂佐官(如典史、巡检等)由朝廷发俸禄,其他胥吏和衙役都得靠他用本县收入来养,要用钱的地方多得去了。

&esp;&esp;叶阳大人眼下愁钱,一颗想赚钱的心更是膨胀到了极致。

&esp;&esp;整个高唐州,谁最有钱?

&esp;&esp;临县武城、恩县,情况比夏津稍好一些,但也是穷。州城所在的高唐要富庶得多,但知州大人管辖地盘大,消耗也大。

&esp;&esp;有没有什么不事生产,空领俸禄,田庄众多,仆役成群,尸位素餐,不劳而获……的狗大户,可以让他打打秋风?

&esp;&esp;好像还真有一个。

&esp;&esp;——高唐王,秦深。

&esp;&esp;叶阳辞回想七日前,自己与高唐王在夏津城外渡口驿的一面之缘。那张冷傲而写满晦气的脸,在他眼中慢慢放大,简直可爱得有如送财童子一般。

&esp;&esp;叶阳大人在春雨中笑了。

&esp;&esp;第4章 回旋镖击中了谁

&esp;&esp;叶阳辞冒着雨,从城东门绕到城北门,方才进了县城。一路上他为新桥的捐资谋划好了出处——郭、韩两大家族。

&esp;&esp;为乡里修桥补路可是大善事,两家倘若连这笔钱都舍不得掏,说明毫无人味,那他这个知县也没必要和他们谈什么建设夏津,迟早把烂根儿的乡绅团伙拔了。

&esp;&esp;他在县衙门口,遇到了去城外驿道稽查走私刚回来的唐时镜,身后跟着一队弓兵。

&esp;&esp;唐时镜下马行礼,见他孤身便衣,淋得一身湿漉漉,皱眉道:“知县大人这是从哪里回来,连皂隶也不带一个?”

&esp;&esp;叶阳辞靠着他送的六个罗汉果,这几日把嗓子彻底养好了,因而对他心怀谢意,和颜悦色答:“从田里回来。这几场春雨下得好,下个月春小麦就可以播种了。只是那么多肥田荒着,本官瞧着可惜,打算到时把县衙所有人都派出去犁田种麦。”

&esp;&esp;唐时镜关心的不是这个:“大人下次外出,最好带些衙役。山东临清和高唐一带并不太平,时有江贼出没劫杀官商,盐徒纵横操持军器。还有一支响马贼,首领诨号‘血铃铛’,常在济南一带出没,打家劫舍,甚至劫掠官粮,大人不可不防。”

&esp;&esp;叶阳辞知他好意,颔首:“本官知道了。”

&esp;&esp;唐时镜盯了他的腰侧一眼,冷不丁问了句:“大人佩刀还是佩剑?”

&esp;&esp;叶阳辞微笑:“本官不擅武力,一贯以理服人。”

&esp;&esp;唐时镜抱拳,正要转身离开,叶阳辞在他身后唤了声:“唐巡检,要不要同去打秋风?”

&esp;&esp;……打秋风?唐时镜怀疑自己听错,转头看他。叶阳辞走近几步,压低了嗓音:“你想赚钱,我也想赚钱,我们都想赚钱。”

&esp;&esp;唐时镜扯了扯嘴角。叶阳辞怀疑那是个未成形的笑,因着当事人或有面瘫隐疾,难以完整呈现。

&esp;&esp;“何时,何处?”唐巡检问。

&esp;&esp;“过两日,等本官与郭、韩两家子弟会面之后。去高唐。”叶阳大人答。

&esp;&esp;两人互相点了一下头,算是意向达成,一个带兵回巡检司更衣、烤火,一个回县衙内院沐浴、喝姜汤去了。

&esp;&esp;翌日,郭、韩两家的拜帖递了上来,两位族长亲自登门,邀请新任的知县大人前往城北锦川园一聚。

&esp;&esp;锦川地势低洼,积水形成湖泊后芰荷杂生,蒹葭遍地,水禽飞鸣,颇有几分水乡风光。郭家便买下那块地皮,修建成江南园林模样。

&esp;&esp;叶阳辞率一众属官与衙役抵达时,正好是傍晚时分。斜晖夕照,湖面波光远望如锦缎,云霞菱叶映于水中,如锦上添花,的确是个消遣的好去处。

&esp;&esp;园子里亭台水榭错落,看来花费不少,可见郭家果然家底丰厚,又与祖上出过武官的韩家结了两代姻亲,一同成为夏津的大族,纵然遭逢战乱也不曾败落。

&esp;&esp;叶阳辞一贯认为,大家族里培养出的子弟,固然有纨绔的,有跋扈的,但必定也有出类拔萃的,毕竟家族积淀与教育资源摆在那里。此番再一看,现场果然来了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