才刚刚开始就已经有点繁华的样子了。
钢铁厂的领导们自从决定建房,真的是操心了半年。
每天想的很多,前怕狼后怕虎的。
毕竟买地盖房子作为一个国营厂牌往外头卖房,这都是以前没做过的事儿。
厂子是很保守的,就怕犯错误。
如今卖房这一块终于,开了个好头。
一扫半年以来的浊气。
厂长这会儿找了沈清月,让她最近几日,再把钢铁厂食堂再给拔高几个档次。厂里可以给一些补贴!
“这些天要开始对外卖房了。”自从厂子开始分房之后,县里其他人都在紧锣密鼓的关注这个事儿!
甚至很多县里其他厂的领导都把电话打过来了,问什么时候卖房。
他们都想过来买。
还有的是通过厂领导的家属,旁敲侧击的问。
这房子早晚都得卖,趁着现在大家对这边的房子还有热情。赶紧开售,说不定能多卖一些。
人家来这边买房,难免会来钢铁厂食堂吃一顿特色窗口。
钢铁厂就想让沈清月这边整点“硬菜”好好震慑一下远道而来的朋友。
沈清月想了想道:“可以。”
沈清月正跟厂长说话呢。钢铁厂后勤主任赶到,道:“呀,厂长也在啊。”
后勤主任打了个招呼,就跟沈清月说了起来。
有一件事儿最重要,当初特色窗口太小。所以钢铁厂那边建了个二节楼的食堂,沈清月当初包了三个窗口,现在竣工了。
现在就可以搬家过去了。
以后食堂改成一间一间小饭馆的模式了,还可以挂牌子。
后勤主任特意带沈清月过去看。
沈清月,一过去之后果然每一间都很大。
厂里对她这个特色窗口寄予厚望。
楼下五间,楼上五间。一共十间。
沈清月占三个,刘大厨占一个,余下的六间都要招商包出去。
现在钢铁厂楼上楼下都可以容纳三千人。
以后就是厂子再找人扩建,都够用了。
沈清月这三个饭馆,一个开砂锅米线。他们这的人对麻辣烫十分痴迷,外头麻辣烫店开的够多的。
基本上每一条街都有一个麻辣烫店。
而且小卖店里也有买麻辣烫快餐包的。
沈清月不想再做这个了,这次做砂锅米线。
另外两个,一个照常做盒饭,一个做成特色小炒。
当然不是现炒,而是把菜提前都炒制完,分成小份,一份多少钱。
想买的直接交钱拿走一份就成。
厂里对沈清月是十分赞成。
沈清月这里就只有胖厨陈怀一人,眼下就要搬家到新厨房去了。
米线的很好弄,直接把配方交给食品厂,食品厂那边炒制酱料。
到时候用砂锅煮菜就行,精华全在酱料里呢。
省去了人工成本。味道也是恒定的。
盒饭也没问题,向来大家都吃习惯了。现在就是小炒这边还缺人。
沈清月想找陈老帮忙,找一些靠谱的厨子。
陈老满口答应。
立刻就去给徒弟们打电话,让他们把得意弟子叫过来来帮忙。
现在陈老徒孙都有了。
很多人底子都不错。
徒弟们满口答应。之前师父给他们代购的猪腿。猪排都是顶级的品质。这种小忙必须得帮啊!
而且他们得知师父给每一个人打了电话。
师兄弟之间也有微妙的攀比关系,就生怕师弟师兄什么的把他给比下去。
就好像给师父办事儿不用心似的。
这话叫人传出去多丢人啊。
于是奔着压人一头的想法。
把自己手下最得意的弟子派了过去。
临走之前,怕徒弟们有别的想法。
毕竟他们可都是大城市大饭店出身的。
现在要回县里当掌勺,这不是越混越回去了。
陈老的徒弟一个个耳提面命的道:“你们的师爷那可是国宝级的厨师,稍微指点一下你们就出息了。况且你们的本领虽然学到了,但没经过大量的炒菜锻炼。水平忽高忽低也不稳定。出去锻炼几年,再回来那就无敌了。”
陈老徒弟说的都是实话!
虽然徒弟跟他们学了不少,但在大饭店,来的都是贵客。
指名道姓让陈老徒弟给他们炒菜,学徒空学一身本领,但是没地方去施展。
去县里好。
广阔天地,大有可为。
别说他们了。就是他们小师叔陈怀都在那边做大锅饭呢。
让他们直接做特色小炒,有三千多个食客随时给他们回馈。
这是多么好的一个锻炼机会,打着灯笼都找不到。
况且沈清月他们接触过,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