眼下唯一让她感到难过的事情是,他与她,他们之间的诺言又没兑现——他壮志未酬,终究死在了临安这个膏梁锦绣之所,没来得及带着她,并辔去往天大地大。
他们这辈子,许了三次诺,失了三次约。
——想想都觉得好笑。
因着泸川郡王并未婚娶,身后亦无子嗣,遂由其妹乐平县主赵嫣作丧主,服大功,为兄守灵。原本是该从赵家宗室里过继一个儿子,但赵清存早有钧旨,哪个他都不要。
赵嫣并非一人来守灵,她还带着一个约莫三岁的小女孩。
母女二人皆着丧服,跪坐于灵堂内。
白日里吊唁赙襚者熙来攘往,晏怀微一直没寻到机会。直等到天色已暗,诸人陆陆续续散去,这才让她得了空子,可以走入灵堂与赵清存挨得近些。
虽然生着火盆,可灵堂内还是森然阴冷,晏怀微一进来就忍不住打了个哆嗦。
她缓步走向赵嫣,跪坐于对方身边的蒲团上。
原本垂着头的赵嫣感觉到身边有人,抬眸看了一眼,见是晏怀微,又把头低了下去。
“阿娘,舅舅呢?”偎在赵嫣身边的小女孩突然仰头问她,“舅舅怎么一直不在?”
“舅舅走了。”赵嫣回答。
她的嗓音很难听,似是哭了许久,已经把嗓音哭得似破锣般难听。
“舅舅去哪儿了?”小女孩又问。
赵嫣双唇颤抖,只发出一声模糊的哽咽,便哭得再说不出半个字。
母亲的泪水滴在女儿的小脸上,明明一人哭,却似二人皆落泪。
小女孩抬起手,用她柔软的小手在赵嫣脸上擦了擦,认真说道:“阿娘,你别哭。舅舅许是出去玩耍了,玩够就会回来。”
话音甫落,赵嫣却哭得愈发凶狠,双手捂脸,身体抖得厉害。
——孩子在安慰她。
这样小的孩子,已经懂得安慰母亲,稚嫩的嗓音说着稚嫩的话语,却是一心一意只想让阿娘别哭。
晏怀微的眼眶也变得湿润,她牵住小女孩的手,将之牵到自己身边,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?”
“姜行春。”小姑娘大方回答,“是舅舅给我取的。”
姜行春,将行春,这名字真好。
“你喜欢舅舅吗?”晏怀微又问她。
“喜欢!舅舅特别好!”
原本已打定主意不再为赵清存落泪,可在听到小女孩如此真挚的话语时,晏怀微还是没忍住,刹那间便是泪如泉涌。
“是啊,你舅舅他,特别好。”
晏怀微低着头,感受着泪水沿面颊淌落,像是要带走什么,也许是爱意,也许是回忆。
过几日便要出殡,故而宗正寺的胥长、胥佐等人正在灵堂外忙碌地吩咐着打醮、扛幡等事宜,不时便有吆喝声远远传来。
而灵堂内则是安静的,惟闻偶尔响起的女子啜泣声。这悲泣非但不吵,反而衬得周遭愈发冷寂。
长明灯摇曳,仿佛照见五蕴皆空,此间有未散的魂灵在虚无之中垂眸浅笑。
晏怀微拭去颊边泪水,对赵嫣道:“快入夜了,县主回去歇息吧,我在这儿守着就行。”
赵嫣明明已经疲累至极,但仍是烦躁地摆了摆手,没答应。
晏怀微在心底叹了口气,只觉赵嫣身上讨嫌的脾性,自己恐怕这辈子都无法全然接受。
于是她只好耐着性子劝道:“县主身怀六甲,夜里凉,纵使不为自己,也该为孩子想想。”
赵嫣惊愕:“你怎么知道我有身孕?”
晏怀微没说话。赵嫣虽未显怀,但白日里她立于丧幡下的时候,曾看见对方偷偷捂嘴干呕,再加上无意识护着肚子的模样,遂推测出这是又怀了孩子。
赵嫣头胎是女儿,可姜家到底想要个儿子,且最好是嫡子——所以赵嫣还得生。
眼下这位脾性娇纵的县主领着一个怀着一个,眉宇间俱是疲态,纵使是官家疼爱的妹妹又如何,嫁了人,就身不由己。
思量片刻,赵嫣终究同意了留晏怀微在灵堂,而她则拖着滞重的身子、牵着女儿去往客堂休息。
赵嫣离去后,灵堂里便只剩晏怀微一人。
跪坐蒲团之上,晏怀微用了整整一夜,将她和赵清存的相遇、相爱、怨恨与痴缠全部回想了一遍。
想着想着就想到赵清存病重时,曾三番五次催促她赶紧回娘家。
他懂医术,恐怕那会儿就已经料到自己时日无多,而像他那样雅致清俊之人,当然是不愿意自己垂死的模样被心上人看到。
死亡太过丑陋,一点儿也不适合临安的“玉骨兰郎”。
想了一整夜,晏怀微不仅忆了旧事,也为自己的将来做好打算。
她不会再回晏家,也不会再嫁作他人妇,最好的归处也许是去找樊茗如。两个人可以做一对儿小尼姑,看山看水,诵经礼佛。
可惜,赵清存并没给晏怀微留下诵经礼佛的机会。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