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相信你们。”江晏清握住他们的手,“万事小心,你们的安全是第一位。”
“放心吧,”谢遇安按住江晏清的手,忧心忡忡,“你现在树大招风,最该注意安全的人是你,安东尼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你。”
“树欲静而风不止,不过没关系,”江晏清不在意地笑笑,“我会让暴风雨更早来临……”
他不惧怕危机。
因为,危机也是他的武器。
智囊团(4)
与此同时。
秦家的会议室内, 气氛凝重得窒息。
三派人马泾渭分明,围坐在圆桌前。
圈里圈外,暗流涌动。
秦远征、秦成宇和秦世勋麾下的智囊团成员各居一方, 依次落座, 面前的文件资料摞得整整齐齐,钢笔在指尖摩挲, 发出轻微声响,又一场没有硝烟的交锋, 就此拉开帷幕。
最开始, 议题还能在平和的氛围里缓慢推进, 大家礼貌克制, 抛出观点时还带着几分客气, 会议室里只有纸张翻动与低语交谈的声音。
不到半个小时,话锋陡然一转, 平和瞬间被打破。
唇枪舌剑,你来我往。
会议室里温度骤升。
秦远征一系稳稳端坐, 皆是头发花白的老将,岁月在他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浅浅的皱纹,却没能侵蚀他们身上那股子骇人的气势。
举手投足间,还带着战场上的杀伐血气,目光如鹰隼锐利,一开口, 便掷地有声,声如洪钟。
他们生于战乱, 炮火与硝烟是童年的底色,饿殍遍野、流离失所的惨状深植于心,才养成了这般强硬的做派。
谈及对外策略, 他们主张积极对抗,绝不妥协退怯,战斗的架势一起,会议室里的气压都低了几分。
“国家主权、领土完整,一丝一毫都不能让!”
“他们敢来!还想活着回去!”
“这帮狗崽子,被渔民叉死了活该!”
各种狠话从他们口中说出,透着不容置疑的杀气。
可谈及国内,却满是柔情,他们更注重保障民生,从农田水利到百姓的衣食住行,桩桩件件都盘算得精细,一心只为满足国民物质所需,让家家户户都能过上安稳日子。
秦成宇麾下的智囊团,则是清一色沉稳干练的老干部模样,他们就像城墙上那座古老厚重的大钟,平日里不显山露水,关键时刻的每一声鸣响都能震人心魄。
他们生于改革开放初期,见证了国门打开、经济复苏的每一步,行事风格深受那段岁月影响,稳健、务实成了他们的标签。
提及对外事宜,几人语气平和却暗藏玄机,他们主张谨慎周旋,全方位、多层次地与各国握手言谈、互通有无,但心里那本账算得精明,以合纵连横之法制衡各国势力,步步为营,以退为进,四两拨千斤。
反观对内,倒是显出几分激进,他们的目光紧盯各行各业,大力倡导“先富带后富”,激励机制一个接一个,恨不能激发所有产业的蓬勃朝气,言辞间满是让经济再度腾飞的热望。
秦世勋这一系格外打眼,这群年轻人意气风发,血气方刚。
他们是幸运的一代,睁眼便是经济飞速发展的盛景,繁华都市、科技新潮是生活日常,有着与生俱来的自信,又不失独立与理性的底色。
对外政策上,没有刻板教条,遇上问题,脑筋一转,具体问题具体分析,随机应变的本事堪称一绝,灵活性高得让老一辈咂舌,极高的容错率给足了底气,制衡手段玩得娴熟,一门心思要在国际舞台上为自家争得话语权、刷足影响力。
对内政策同样灵活,政策跟着时局变,眼睛时刻盯着市场风向和人民需求,见到潜力企业,大手一挥,便将扶持政策砸下去,人才培养计划同样紧锣密鼓,生怕错过一个商机、一个栋梁之材。
三代人有三代人的使命。
他们带着各自的使命汇聚于此,阅历的差异筑起了思维的壁垒,性格碰撞更是火星四溅。
整整一周时间,会议室的灯光彻夜长明,争论、僵持、妥协反复上演,每个人的嗓子都哑得冒烟,才在一项项议案上寻得了平衡点,最终达成一致方案。
最后一盒文件被郑重合上时,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,像是历经了一场苦战的士兵,虽疲惫不堪,却也满怀欣慰。
秦成宇趁大伙心情放松,沉沉开口:“这些事情先放一放,我们谈谈江晏清的事。”
声音落下,如同一颗石子投入西湖,涟漪骤起,原本交头接耳的场面一时安静得落针可闻。
众人表情各异,神情复杂,互相递着眼色,却没一个人率先发言。
会议室内,只剩下彼此略显粗重的呼吸声。
秦远征皱起眉头,指节叩叩敲着桌面,发出沉闷声响,打破僵局:“刚才不是吵得挺欢,现在哑巴了?”
这话像根鞭子,抽得众人一哆嗦,接连几声叹息溢出。
大伙你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