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驾崩, 要昭告天下, 下臣要负责草拟昭告天下的文书。
新帝是太祖皇帝临终前授命的, 可以说是虽然还没有进行典礼,但实际已经是皇上了,只是缺了个仪式。
赵王上位, 洛家众人都觉得是尘埃落定。
因为皇上刚驾崩,懂些政治的心中自然欢喜, 又不敢表现出来。
不懂政治的, 都觉得天塌下来不要紧, 只要洛家的天不塌下来就没事儿。
虚惊一场后, 自然也都把心放下了。
过后几日,端王出了城,择了良辰吉日, 新皇上位。
今年还是初始年, 新的年号就还未改,尚且还在拟定中。
二皇子上位,说是说得皇帝传位,但真正百官来时,皇帝已经去世了。朝堂上下其实对先帝是不是传位给了赵王是有些疑惑的,但因为大局已定,不敢大声议论。
赵王萧淳上位, 其中洛家快速带人入宫,稳住局面, 所立功大。
都知道三皇子当时就在宫中,若是没办法快速稳定,而三皇子又有反心的话,那么这皇位花落谁家还真不一定。
洛家又是国舅,本来是没什么实权的。但奈何如今的太后相信母家,所以也给了洛父实际的职务,还许他可以随意进出皇宫。
这谁都不难看出,洛家再次被重新重用了。
按这时的说法,太子要过二十,而立后方能开始接手政务。皇子们学习的也是为臣之道,不是为君之道。
二皇子本来学习也不好,更不要说在政治上的见解了。所以要除去两位辅政大臣外,还有太后在旁辅佐。
可以说洛太后现在是临朝称制了。
至于太后放弃朝政的时间,则需要看萧淳什么时候能自己独立地处理朝中事务。
目前的情况,相当于萧淳是个假皇帝,洛太后才是那个真皇帝。幸运的是,萧淳现在是在他亲生母亲的手上。
所以萧淳完全可以当个甩手掌柜,也不必担心别人来害他。
分析着如今的朝堂局势,洛江河不由地想,这赵王萧淳其实是命很好的。
要是他自己不作死,其实这江山将来会不会到萧涵手里都很难说。
目前萧淳上台后,需要解决的矛盾其实也不多。
最主要的问题南边祸事未除。
南边战乱,本来是小小的人祸,后来天灾降下。
其实朝廷当初能及时赈灾平乱的话,是很容易就能解决的,不至于闹到如今几座城池陷落的地步。
好在陷落的城池不是什么重要战略地带,朝廷这边还是有很大胜算的。只是苦了百姓,因为上位者不作为,闹到如此地步。
光是死掉的人数,估计就有几十万了。其中战死的还是饿死的,都不好说。
洛江河好歹是这圈子里的人物,稍微同人打听一下,就能有些小道消息。
听说因为赈灾、平乱不及时,南边已经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况。
洛江河想着想着,觉得自己飞黄腾达的日子应当是指日可待了。
毕竟他是洛家三个嫡出儿子中的一个,太后能用且可信的人就不多,所以一定会给洛江河某个出路的,而且一定会给实权。
想到系统给的任务之一,就是让他被成功封爵,洛江河觉得这是所有任务中最好完成的。
只要他不去杀人放火,惹得太后都看不下去的地步,那么这一任务就妥妥的了。
皇帝登基后,大赦天下,洛江河也收到了许久不见的阮琼楼的信,说是不日就要回京。
因为对方是在路上,洛江河就不好去信了,这两个月来,二人基本上一月一封信,互相保持着联系。
这边刚将信件放下,洛江河就见外头丫鬟跑了进来,同洛江河说平安有什么事情要禀报,还挺着急的。
如今正值夏季,院里有些姑娘们穿得轻薄。
其实最夸张的时候也就是穿个短袖露一露胳膊,至多领口再开大些。在洛江河看来,她们穿得已经很保守了。
但放到古代来说,这其实算是开放。
洛江河的丫鬟们是要一直在身边伺候的,不管将来放不放出去,对外的态度就是她们是洛江河屋里的人了。
这就代表她们就是洛江河的个人财物。
纵然家里有冰,还是难免夏天燥热,她们就穿得轻薄些。
这些在洛江河面前,倒是不妨。
说句现实些的,洛江河若是感兴趣了,是可以对她们不可描述的。
若是洛江河不感兴趣,那么她们清清白白,不妨碍将来“前程”。
等这些小丫鬟们大些了,洛江河若是收了她们,自然将来他娶了妻子,再讨论给个什么名分。
要是不收了她们,另外再配小厮或者往外嫁就是。
这时候通房丫头,就算是跟主人同床过了,最后只是待遇提一提,不给名分也没办法跟主人辩论。
甚至主人将同丨床过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