了!
&esp;&esp;活着的大食步兵在主旗帜落幕后,丢下兵器,跪地投降。
&esp;&esp;一场浩浩荡荡的远征全军覆没。
&esp;&esp;第325章 大唐西进,骠骑大将军
&esp;&esp;“启禀李帅,此为战报,请您过目。”
&esp;&esp;战争终止三天后,封常清手书战报,向李瑄禀告道。
&esp;&esp;“封判官有劳了。”
&esp;&esp;李瑄展开战报,仔细观读。
&esp;&esp;封常清虽非状元,其貌不扬,但才华横溢,记录战报简细而明确。
&esp;&esp;比刘单的捷书记录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
&esp;&esp;捷书中详细地陈述河流、山坡、敌我驻军地点、胜敌的情况和李瑄战术,条理分明。
&esp;&esp;为让皇帝龙颜大悦,得到赏赐,描述作战环境,艰苦困难。不忘“得蒙圣恩”。
&esp;&esp;将士们奋勇杀敌,多笔墨描写。
&esp;&esp;对李瑄的身先士卒,封常清根据典军的记录,如实记录。
&esp;&esp;同时,对胜战的统计,亦非常清晰。
&esp;&esp;此战,大唐最先招降拔汗那、布哈拉、粟特诸国等,此为胜战的第一步。
&esp;&esp;从碎叶城攻坚,到最后的围攻,共斩杀大食联军五万四千七百余人。
&esp;&esp;俘虏大食联军三万五千余人。
&esp;&esp;俘获大食马共两万一千余匹。
&esp;&esp;其中完好无缺,可以再利用的战马有一万八千余匹。
&esp;&esp;战马中有许多牝马,这些都是上好的马,配合公马,能培育出大批优良的大食马。
&esp;&esp;李瑄知道,后世几乎所有轻型马种中,都有大食马的血脉。
&esp;&esp;可见大食马对普通马有优秀的改良作用。
&esp;&esp;大食马虽然高大威武,但李瑄更看重大食马的潜力。
&esp;&esp;它以其惊人的奔跑速度和持久的耐力在这个世界的马种中脱颖而出。它们能够在各种地形和气候条件下长时间保持奔跑状态。
&esp;&esp;同时,大食马聪明伶俐,易于接受训练,并能迅速适应各种环境,无论是高山雪地,还是草原沙漠。
&esp;&esp;华夏的马,一直是一代代培育而成。
&esp;&esp;马政是“经国要政”,李瑄会一直重视。
&esp;&esp;此战虽持续长,但大唐的伤亡,远远低于大食。
&esp;&esp;这继承李瑄征伐多年,低战损的传统。
&esp;&esp;李瑄将齐雅德·伊本·萨里逼得走投无路,最终用半天时间,结束战斗。
&esp;&esp;从头到尾,唐军的职业士兵,只阵亡三千人不到,轻伤重伤五千多人。
&esp;&esp;安西诸国联军阵亡七百余人,伤八百余人。
&esp;&esp;葛逻禄部和突骑施诸部一共阵亡六百余人,伤五百余人。
&esp;&esp;自古英雄,无法一直做到李瑄这一点。
&esp;&esp;所以,不论是安西诸国联军,还是葛逻禄、突骑施诸部,都非常畏服李瑄。
&esp;&esp;和李瑄交战,是十分可怕的事情。从将领到士卒,没有一个能提起勇气。
&esp;&esp;开战以后,一二百斤的彪形大汉,被李瑄当沙包一样扔,铁骑所过,人马披靡。
&esp;&esp;李瑄斩将夺旗的画面,被以讹传讹,越传越神。
&esp;&esp;甚至还有李瑄抓住敌军骑兵主将阿杜,连人带马一起撕成两半的消息。
&esp;&esp;反正很离谱。
&esp;&esp;李瑄最多把人撕成两半,把马撕成两半就很胡扯了。
&esp;&esp;但李瑄没有澄清,让胡人对他保持敬畏。
&esp;&esp;只要他踏在这片土地上,不论发生什么事,都不要妄想有异心。
&esp;&esp;“封判官,你还要加一点。我军修整以后,立刻从千泉古道,进入怛罗斯一带。大食竟然无故犯我大唐,攻我附属国,是可忍孰不可忍,定要雷霆惩罚,请圣人同意此次进攻。”
&esp;&esp;李瑄看完战报后,向封常清提醒道。
好版主